成长,是一种群居的孤独

星汉空如此,
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
 寒机晓犹织 。

成长,是一种群居的孤独插图


别人稍一注意你,你就敞开心扉,你觉得这是坦率,其实这是孤独。

一次霍金出席记者会,有人问霍金,人世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霍金想了想说:是遥远的相似性。

可能在某个地方的你,听着我喜欢的歌,看着我喜欢的书,享受这我们共有的孤独。

或许我们不认识,但这遥远的相似性确是存在,确实发生,这是让人感动的。


笔者无法让你们不孤独,笔者只能用一篇文章谈谈孤独的价值。

希望各位有所爱,有所期待。


【写在开始之前】

这好像和上一篇文章《我们自恋且懒惰》中推崇的建立多元化人际关系相悖。

笔者不得不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言归正传。

在我的概念中,孤独是一种人生境遇和体验,为哲学家、诗人所乐于探究或描述。

南唐后主李煜有词: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何其孤独也!这是李煜去世前不久所作。

李煜后期的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且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不得不说其人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他前期词写宫廷生活为主,后期词抒写被赵宋王朝所俘后的遭遇。

虽然内容充满着对昔日繁华生活的留念和亡国的哀伤,但毕竟已从狭窄、虚浮的小天地中突破出来。

提高了词的抒情艺术表现力,在词史的发展上,留下了自己的篇章。

这其中固然和李煜自身才华密不可分,但不得不说也有孤独的力量。
事实上,精神科医学的传统的确是把孤独仅仅视为一种病态。

按照这一传统的见解,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全的最重要标志,是人生意义和幸福的主要源泉甚至唯一源泉。

反之,一个成人倘若缺乏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便表明他的精神成熟进程受阻。

亦即存在着某种心理疾患,需要加以治疗。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大家应该都听过: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明。

抛开古希腊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理念和亚里士多德本身想表达的含义不谈。

就整句话来说,笔者认为这话说得很漂亮。

人的肉体并不会离群索居,但精神会。

那么精神离群索居的人类到底是野兽还是能够成为神明?

这里就要说一说孤独的价值。

【孤独的价值】

笔者肯定人际关系的价值。

但本文重点着眼于孤独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

交往和独处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

这两种方式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人。

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又何尝不是?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最近学到的新经验新知识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

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

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事实上,无论活得多么热闹,每个人都必定有最低限度的独处时间。

那便是睡眠。

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

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在心理上有其必要性。

另一个例子是居丧。

对丧亲者而言,我们能做的最大的善良,就是一句节哀顺变。

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他人的同情和劝慰,而是在独处中顺变。

居丧的本质是面对亡灵时一个人内心孤独的深处所发生的某件事。

这个过程无法与别人分享,也不能分享。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

我们难以断定,这一点是否对所有的人都适用,抑或仅仅适用于那些有创造天赋的人。

我们至少应该相信,凡正常人皆有创造力的潜质,区别仅在量的大小而已。

一般而论,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的,长期的孤独往往是被迫的。

然而,正是在被迫的孤独中,有的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这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典故了。

太史公所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再如波伊提乌斯的《哲学的慰藉》,雷利的《世界史》。

还有文章开头提到的南唐后主李煜。

都是作者在被处死刑之前的囚禁期内写作的。

这其中既有孤独与创作的关系,当然这也包含苦难中的发愤。

而且我相信。

由于牢狱把人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人是会因此获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新的眼光的。

对另外一些天才来说,他们之陷于孤独不是因为外在的强制,而是由于自身的气质。

艺术的天才,孤独中的写作则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

如同一位作家所说:“我写忧郁,是为了使自己无暇忧郁。”

或许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补偿的写作。

后来便获得了独立的价值,成了他们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另一类是思想的天才,例如牛顿、康德:

则相当自觉地选择了孤独,以便保护自己的内在世界,可以不受他人干扰地专注于意义和秩序的寻求。

有趣的是,孤独的人比较容易与小孩或者动物相处,那时候他们会感到轻松自在。

或者说,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出和不很需要通常的人际交往了。

对于他们来说,创造而不是亲密的依恋关系成了生活意义的主要源泉。

【写在最后的话】

高晓松曾经说过,生活不是面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却很少人提后一句:你独自来到人间,为寻找那片海不顾一切。

寻找那片海的路注定是孤独的。

孤独为人生的重要体验;

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

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在自愿的或被迫的长久独居中。

一些普通人同样会产生一种与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体感,一种与存在本身交谈的体验。

而且,曾经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表示。

那些时刻是一生中最美妙的,对于他们的生活观念发生着永久的影响。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全文完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