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个寂寞难耐的夜,我默默打开隐私模式,页面中间黑色的小人是我最默契的战友,我们相视一笑,那个烂熟于心的网站以每秒 2.5 个字符的速度被敲到地址栏中,在中指从容按下 ENTER 键的一瞬间,夜生活正式开始了。
后来随着我的互联网知识增多才知道,隐私模式就是个骗子!妄图用隐私模式隐藏行踪,相当于闭着眼睛裸奔!
无痕模式,如今已是各大浏览器的一个标配功能,并被深夜孜孜不倦学习的我们反复使用。
按照浏览器官方的说法,无痕模式能够避免让使用者留下任何浏览痕迹。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浏览完网页直接关掉浏览器即可,不需要手动清理记录,同时还能阻止第三方Cookie跟踪用户的网上活动。
在大部分人看来,这就是个安全模式,开启这个模式后,自己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安全感十足。
但是,浏览器厂商的宣传就能确定是真的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的流程:
1、当我们输入网址按下 ENTER 后,浏览器会将访问历史保存到本地的「历史记录」中。另外注册账号,填写表单时的内容也会被保存到本地,以方便下次填写时直接调用;
2、然后这个访问请求会经过你家的路由器;
3、过了路由器后再经过网络提供商的 DNS 服务器;
4、待网络提供商返回 IP 地址后才能真正连接到网站的服务器,打开网页;
5、连接到网站的服务器后,网站会记录你的信息,生成 Cookie 保存在电脑本地,并将Cookie 信息保存在网站的服务器中。
简单来说 Cookie 中保存了用户设备和浏览器的基本信息,比如浏览器版本,屏幕大小,内存,CPU 等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凭证,因为我们的设备与网站之间并不是时刻都在传输数据,每次和网站交互都会出示 Cookie 以便网站知道还是我们在操作,而网站可以记录这些操作,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Cookie 也分长期和短期,长期 Cookie 存储在硬盘中,关闭网页和浏览器、重启设备都依然有效,所以我们不用再次登录账户。
而短期 Cookie 存储在内存中,关闭浏览器时会被清除。
从这五步可以看出,我们访问网站只有历史记录、表单内容和 Cookie 是存储在本地的,但凡经过路由器、DNS服务器、网站服务器的内容都不能从电脑上清除。
隐私模式只是不记录我们的浏览历史和使用临时 Cookie。
而路由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RAM 和 DNS 服务器都可以保存我们访问的网站记录,你进行的操作也会被网站服务器记录。另外如果你允许扩展在隐私模式下运行,那么某些扩展也可以记录你的访问记录和操作。
更重要的是,隐私模式并不能防止网络攻击。恶意软件,键盘记录, 网络钓鱼等等与在普通模式中没有区别。
在2020年,有多位用户曾向谷歌发起集体诉讼,指出Chrome所谓的“隐身模式”根本就是名不副实,指控这家巨头非法侵犯了数百万用户的隐私,他们认为,谷歌的做法是“故意欺骗消费者”,一边鼓励用户在无痕模式中上网,一边获取用户更多的隐私。
索赔总计高达50亿美元。
不过在当时,谷歌反驳了这一指控,谷歌认为这些事情与自己无关,追踪用户的活动的,是用户在无痕模式下访问的网站和网络服务商。
后来谷歌内部工程师内部的一份交流文件,狠狠打脸了谷歌官方发言人的说法。
据公开的一份证据显示,某谷歌工程师曾吐槽称,谷歌需要修改无痕模式这个名称,以及那个标志性的spy图标。
为什么要修改呢?
这位工程师表示,因为谷歌无痕模式的文案和图标存在欺骗性,长期以来给用户造成了巨大的误解——让大家误以为无痕模式能够真正的“隐身”。
他还称,如果用户寄望通过无痕模式来保护自己的隐私,那是不可能的。
它既不能阻止用户IP地址被泄露,也不能保护用户的数据不被其他网站用来追踪,反而也会收集用户的隐私信息。
这一份文件曝光后,再度在网上引发了用户对Chrome的声讨。
对此,谷歌发言人则再次回应称,“我们很清楚无痕模式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而本案中的原告故意歪曲了我们的陈述。”
此事发酵后,有不少国内网友深表震惊,“我在无痕浏览模式下看的东西竟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也有网友看得很开,“用着别人开发的软件跟手机系统,根本就没有隐私可言。”
“无痕模式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在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更严格的法律体系下,谷歌尚且屡罚屡犯,更不用说国内的各大互联网厂商了。
如今,用户的隐私基本等同于”裸奔“。
至少我们现在知道了,互联网是个“燕过必然留痕”的环境,什么无痕模式,不过都是骗局罢了。
*声明:本文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来源信息有误或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授权事宜。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们▼▼